今年9月10日是第40个教师节,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培育践行教育家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不断增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发挥典型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我校评选表彰了2024年校级教师工作先进集体、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师德先进个人,现对以上先进事迹进行刊发,希望全体教职员工以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榜样,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立足本岗,扎实工作,勠力同心,奋楫笃行,为推动我校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贡献不竭力量!

刘源,工程技术学院教授。刘源老师理想信念坚定,能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刘源老师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在师德和教书育人方面表现突出。作为一线教师,刘源老师一直坚守在育人实践一线,模范践行《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爱岗敬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提高课程思政水平的同时,积极开展教学改革,高质量地完成本职工作。

彭锦星,工程技术学院高级工程师。彭锦星老师认真教学,始终坚守教学岗位,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他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信念坚定,忠诚热爱教育事业;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课堂教学。彭锦星老师在教学建设与改革立项、教材建设、实践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成绩显著,生物质能转化原理与技术获得校级双一流课程建设、完成校级研究生教改项目1项。

姜航旗,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辅导员。多年来,姜航旗老师扎实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18年9月至2022年6月担任2018级本科学生年级辅导员,2022年9月起承担研究生辅导员工作,现任2024级本科生辅导员;同时,先后担任2018级计算机本科专业、2021级物联网本科专业、2022级电子信息和农业工程研究生专业、2024级计算机本科专业班主任工作。他深入学生实际了解学生情况,通过学生集体交流讨论、个人谈话等形式组织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学生实际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情绪状态、家庭及社交状况等,以尊重、理解、认同、支持、鼓励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

李福德,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师。李福德老师政治立场坚定,拥护党的领导,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出高度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他在工作中勤奋敬业,勇于担当,对待每一项任务都力求完美。自2023年10月入职以来,负责学院老师教材信息统计工作,积极参与高校教师创新大赛组织工作,积极参与2024、2023、2022届本科毕业论文检查工作,组织留学生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积极参与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主要负责试卷清单、论文清单整理、相关信息统计工作。

刘继志,人文学院教师。刘老师始终严守立德树人的根本原则,坚定政治方向,爱党、爱国、爱农、爱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践行课程思政,传播优秀文化,关心爱护学生,坚持言行雅正,遵守学术规范,秉承公平诚信,坚守廉洁自律,积极奉献社会。自2009年以来,他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身先士卒,十二年如一日。在教育学生时,始终把关心、爱护学生作为自己行为的最高准则。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位学生,维护学生权益。积极找每个学生谈心,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消除障碍,让他们无后顾之忧,把精力全都用到学习上,并和他们建立浓厚的师生友谊。抓好班级建设的同时,刘继志老师也注重钻研业务。在教学中,刘继志老师潜心研究教材、教法和学法,精心处理好教学的每个环节,真正做到精益求精。在课余时间总是不断地学习,在教育教学上,积极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来指导学生,润物细无声,学生的成长是对教师最大的回报,作为一名党和人民的教师,刘继志老师愿意把自己的真诚、爱心全部奉献给他所热爱的党的教育事业。

谢玉婧,人文学院党政办公室副主任。2015年-2018年,谢玉婧老师担任2015级人力资源管理(高职)合作办学班班主任。她认真履行班主任职责,在思想方面,通过班会、谈心谈话、课堂渗透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2名同学发展成为中共党员;在学风建设方面,积极探索“树优良班风,造成才环境”的思路想法,采用紧抓和“散养”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效果明显;在生活方面,同学们都亲切的称她“谢姨”,爱护学生如自己的孩子,并形成同学们互帮互助、克服困难的良好局面。2017年,她被评为校级优秀班主任。2014年-2016年,她承担合作办学班《高等数学》课程,认真备课,坚持中英双语教学,面对数学基础差的同学,不厌其烦认真讲解,精心处理好教学的每个环节。担任党政办公室主任工作以来,她一直是学院的“大管家”,认真做好事无巨细的工作。她密切联系师生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师生切实感受到学院带给他们的安全感和温暖。(素材来源:党委教师工作部;文字整理:大学生记者团 焦小雯;编辑:黄宝霞;审校:田健 赵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