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10日是第40个教师节,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培育践行教育家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不断增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发挥典型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我校评选表彰了2024年校级教师工作先进集体、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师德先进个人,现对以上先进事迹进行刊发,希望全体教职员工以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榜样,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立足本岗,扎实工作,勠力同心,奋楫笃行,为推动我校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贡献不竭力量!

周培禄,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农学系党支部副书记、系副主任。入职天津农学院以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2019年10月-2022年7月担任18级农学1班班主任,2020年被评为“优秀班集体”、“天津农学院体育先进班”等称号。2019年10月-2020年9月任辅导员期间,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履行辅导员工作职责,较好的完成工作任务,2023年获天津农学院优秀班主任称号。主持完成了24级农学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与论证工作。在教学中,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服从组织安排,始终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切实抓好教学工作中的各个环节。2022年获天津农学院校级“劳动教育精品课程”,参与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发表论文20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8篇,参与制定天津市地方标准3项,申请并获得专利2项,获2024津沽农业科技进步类三等奖。

张欣,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高级实验师。张欣致力于在教学与科研中寻求平衡,以实现对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在承担的《普通遗传学实验》课程中,不仅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视学生实验技能与科学思维的培养,确保学生能在实验中深刻理解遗传学的基本原理。我参与编写的《遗传学实验指导》教材,由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进一步推广了遗传学实验教学。作为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班主任,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和生活需求,通过深入交流鼓励他们面对学业挑战,显著减少了挂科情况,并与家长沟通,为有特殊情况的学生提供特别关注和支持。坚持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并通过个性化交流鼓励他们发挥特长。在科研方面,主持完成省部级和委局级科研项目,指导多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发表40余篇研究论文,其中2篇是以学生为第一作者的研究论文;参与选育水稻新品种和制定地方标准;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研究,并于2017年获得日本爱媛大学授予的博士学位。在天津中日水稻品质·食味研究中心,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仪器维护,为学生和研究人员提供实验室安全培训和操作指导,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包括高考咨询、抗疫服务、实验室搬迁等工作,展现了师德风范和责任感。

李慧,园艺园林学院教授。现为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教学督导委员会委员。她爱党爱国,爱农爱校,热心学院工作,认真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近5年主讲两门本科生核心课程及1门研究生课程,教学工作量饱满,年均283.2学时,评教综合得分位列本学院排名1.3%。全心全力投入教学及科学研究,在国际知名SCI刊物及国内顶级中文核心刊物等上发表论文23篇,主持完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2个科研项目,参加完成包括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3项。研究成果分别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及二等奖,天津市教委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并荣获天津市科协“先进学会工作者”。她以培养高素质农业人才为目标,做好学生的科研引路人和学业好导师。指导完成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市级)项目2项,在研1项;指导完成天津农学院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项目1项,并获研究生学术论坛二等奖。培养研究生11名,已毕业9名,均已找到理想工作,其中1人读博,4人就职于事业单位或国企。连续担任优秀班主任和学业导师,多次获得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等称号。

张俊,园艺园林学院副教授。张俊老师政治立场坚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爱国守法,恪守宪法原则,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潜心教书育人,遵守学术规范,严谨治学。她从教二十多年来,教书育人,任劳任怨,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作为一名高校美术教师,在不断提高个人的专业技能。2007年,获得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花鸟专业硕士学位,同年被评为“天津市十佳青年画家”;2009年,被评为“天津市文艺新星”;同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从2001年张俊获得天津市首届花鸟画的金奖开始,这二十多年里,她先后参加全国及各省市的届展、联展上百次,先后获得过金、银、铜、优秀奖20余次;出版个人美术专著5部,参与联展出版作品集20余部。因张俊在天津市美术界的突出成就,于2014年被评选为天津市美术家协会理事,2023年加入中国工笔画协会。任艺术系主任12年,张俊老师在工作中能够做到团结协作、尊重同事、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在教学中,张俊老师不断专研专业知识,与同行兄弟院校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博取众长,使专业知识更加精进,以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为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而努力。

赵瑞利,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动医系主任,教授。作为天津市高校“兽医生物技术”市级创新团队研究骨干,获天津市“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计划资助项目;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面上项目2项,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项,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各1项,以主要参加人参研国家及省部级项目6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40多篇,其中SCI、CPCI收录10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项。连续四届获全国大学生动物医学专业(本科)技能大赛一等奖优秀指导教师,且2023年指导的病原菌检查与血凝试验获单项奖,天津农学院教学基本功竞赛“十佳青年教师”、“五比双创”劳动竞赛“教工先锋岗”、两次获天津农学院“优秀班主任”,2020-2021年度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赵瑞利老师作为动物医学系主任为了动物医学专业的发展,积极参与申报小动物医学新专业、申报国家级一流专业以及动物医学专业学制设置由四年改五年制,负责兽医学专硕学位点的申报工作。2021年主讲的《兽医微生物学》获得天津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以及天津市课程思政名师,天津市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2022主持天津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作为天津市动物疫病净化评估专家、人畜共患病防控专家;天津市奶肉(肉羊)产业体系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动物医学市级实验示范中心(天津农学院)副主任。获第七届、第九届京津冀畜牧兽医科技创新研讨会暨“新思想、新方法、新观点”论坛论文三等奖。作为硕士生导师,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思维与科研能力,恪守学术道德与规范。其中2019和2020年指导研究生论文分别获天津农学院校园文化节研究生学术论坛“特等奖”和“一等奖”,2020年06月获天津农学院2020届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指导的硕士毕业论文获2022年天津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张林林,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副教授。张林林老师自入职以来,在教学、科研、学生培养及学科建设等多个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教学上,她担任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核心课程,教学过程尽职尽责,将科研项目和思政融入课堂,重视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深受学生好评,获批多项教学改革项目和教学成果。科研方面,该同志聚焦于动物遗传繁育与基因编辑技术,主持和参与9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3篇,累计影响因子43分。在社会服务方面,该同志担任天津科技特派员,积极进行科技帮扶;担任多个国内外学术期刊的编委和审稿人,为期刊建设和同行评审贡献力量,同时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在学生培养方面,该同志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科研思维,善于引导学生激发自身的科研潜力,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项,多次获评本科生和研究生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指导3名研究生考上博士。作为班主任,所带班级多次获评“校级优秀团支部”和“学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在学科建设方面,担任天津市农业动物繁育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研室主任及创新团队党支部书记,积极配合完成学院安排的各项工作,有效促进了学科发展,其所在支部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素材来源:党委教师工作部;文字整理:大学生记者团 张道瑞;编辑:黄宝霞;审校:田健 赵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