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10日是第40个教师节,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培育践行教育家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不断增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发挥典型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我校评选表彰了2024年校级教师工作先进集体、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师德先进个人,现对以上先进事迹进行刊发,希望全体教职员工以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榜样,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立足本岗,扎实工作,勠力同心,奋楫笃行,为推动我校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贡献不竭力量!
农学系设立于1977年,是我校开设最早的专业之一,主要承担我校农学及相近专业理论课与实践环节的教学工作。农学系密切跟踪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动态,积极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优化高素质应用型农学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教书育人长效机制,构建教学能力建设新体系,打造教学相长的师生学习共同体、建立教学能力全周期培养制度,加强教学能力提升支持条件与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强化新农科建设,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加强耕读教育,提升学生学农爱农情操。强化传帮带作用,提升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学生培养质量显著提升,适应农业发展需求。通过新农科建设,建设一遍精品课程资源,形成优化的专业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教学改革成果显著,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围绕天津现代都市型农业创新发展,以需求为导向,明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基于“OBE”教育理念和新工科建设要求,注重内涵建设,坚持特色发展,成为天津市首批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天津农学院首个通过专业认证的专业。依托课程教学团队,获批市级一流本科建设课程2门,天津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校级一流课程13门;获天津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水利院校德育教育优秀成果三等奖3项。注重科研团队建设,提高综合工作效能,逐渐形成“农业高水效与智慧管控”“水资源与水环境”两大团队,近3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专项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横向科研项目57项。积极与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合作,组织天津市水利安全生产培训、参与筹建天津河湖长学院等,助力天津市水利行业的发展。
葡萄科研创新团队目前承担科研项目9项,总经费172.0万元。指导学生们积极参加创新实践活动,已有1项天津市研究生创新实践项目和1项校级研究生创新实践项目完成结题验收;丁永鑫等研究生获得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三等奖。团队负责人田淑芬研究员2021年以来获得了“天津市最美科技工作者”“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天津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团队先后主持农业部等项目20余项,先后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奖6项,2019年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1项,成果鉴定1项,成果整体达国际领先水平,创新性提出采前采后双控双防等关键技术,推动了我国葡萄全产业链升级换代;获得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和校级成果三等奖各1项;在教学工作中,主讲的《果树栽培生理》入选2021年度天津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团队教师入选天津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团队教师在天津、青海黄南州和贵州三都的帮扶过程中,针对当地的具体情况引进配套的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在承担中央科技特派团贵州三都帮扶任务中,深入一线调研,提出三都县葡萄产业提升方案,成效显著,2023年三都水晶葡萄产量较上年度亩产增加300余公斤,市场售价提高1-2倍,产值首次突破4.08亿元,三都县葡萄产业提升新增纯效益约1.2亿元。
党委学生工作部不断加深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坚持“五育”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年累计举办“我和我求学的城市”、“传统文化”等系列活动、讲座80余次,整理、评选、报送活动相关材料1000余份。组织召开“思政宣讲团”、“优秀师生进校园”等各类宣讲会、报告会、学习座谈会60余场。“获得省部级奖项20余项,国家级奖项2项。心理健康教育品牌建设推向深入。2021年开始连续承办三届天津市“5•25”学生心理健康月大中小学生植物微景观创作大赛,并连续获得由教育两委颁发的优秀组织奖。天津市高校第七届心理委员技能大赛三等奖,市级校园心理剧大赛二等奖、市级音乐歌舞原创作品大赛二等奖、市级心理文化创意作品(手工作品类)三等奖,首届大学生理健康运动会团体第八名等好成绩。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显著增强。三年来,召开辅导员座谈会,思政工作例会,思政工作培训会100余场,评选出“十佳辅导员”20名,135名优秀班主任、30名十佳班主任;分30个批次选送257人次参加市教委组织的专题培训;选派9名教师顺利完成援疆支教工作。2023年我校选派两名参赛辅导员在市赛中分别荣获二、三等奖,其中1人荣获十佳辅导员称号,获得了我校有史以来最好成绩。(素材来源:党委教师工作部;文字整理:大学生记者团 唐佳怡;编辑:黄宝霞;审校:田健 赵斌)